發布時間:2023-10-10 14:10:41
都說時尚是個輪回,今年的大爆款輪到了“珍珠”頭上。
一石激起千層浪,有著“珍珠小鎮”之稱的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,從未像此刻這樣忙碌過。隨著海量背包客的涌入,不但小鎮上的住宿價格飆升至千元,甚至連廁所都擠滿了人,成交額更是創下新高,屢屢顯示“一珠難求”的場面。
▲圖/網友供圖
據相關數據統計,截至2023年5月底,諸暨最大的珍珠交易商城華東國際珠寶城的珍珠成交額已達到232億元,擁有各類珍珠商場主體9000余家和2.8萬名珍珠相關從業者。
不少批發商表態,今年珍珠商場的火爆大大超出預料,從2月份開始,基本上每個月銷量都會上漲5-10%,供不應求。珍珠的線上流通也相仿火熱,諸暨當地的100多個直播間從下午一直播到深夜,通常有近7000場直播,有些一晚就可以達到上百萬的銷售額。
爭相為此買單的,正是涌入直播間的年輕力量。在抖音,珍珠相關話題內容達到數十億次播放,在直播間下單購買珍珠的25-30歲的年輕人比例超過50%;打開小紅書,到處允許看到珍珠的新手科普帖和安利推薦。
在微博上,前有“珍珠代購排長隊搶購”,后有“95后姑娘3個月連買20條珍珠項鏈”,珍珠的熱度有多高,足見一斑。
不論是精致可愛的“baby珠”,保持光彩奪目的“小金豆”,又或然色彩繽紛的“多巴胺手串”,已往被看成“阿姨最愛”“中年貴婦必備”的珍珠飾品,正在是誰戴誰香。
珍珠能爆火,實在讓人始料未及。從獵奇押寶式的開蚌取珠,到琳瑯滿目的各種飾品,曾經不被待見的珍珠,究竟靠什么蠱惑了人心?
圖源備注:圖片由AI生成,圖片授權服務商Midjourney
01
從嫌棄到瘋狂上頭
珍珠到底如何火的?
提起珍珠,人們總會想起杰奎琳·肯尼迪的那句“珍珠永不出錯”的名言。
有別于黃金的顯山露水,也不同于鉆石的璀璨奪目,珍珠的存在更為溫潤柔和,有一種低調的復古之美。也正由于如此,長期以來,珍珠在女士的首飾盒中雖擁有一席之地,但卻鮮少成為主角。
但今時不同往時,人的喜好總是會變的,極度是對越來越個性自我的新一代年輕人而言。他們所推崇的潮流綱領,是看起來低調但又不可失了腔調,可優雅、可溫柔的珍珠,顯然與此不謀而合,更能襯得人松弛有度。
細細追溯,珍珠的走紅,其實并不突兀,而是早有鋪墊。最初是從直播間開蚌取珍珠開始,在2023-2023年的直播元年,各路主播們在鏡頭前嫻熟地手起刀落,在高揚的解說聲和此起彼伏的彈幕中揭曉答案,有時能得到光澤閃爍的渾圓珍珠,有時則是品相不佳的瑕疵品。
▲圖/直播截圖
這種近似賭石體驗感的直播開蚌,以意想不到的角度,帶火了珍珠產業,珍珠看成珠寶飾品出境的頻率越來越高。有報導涌現,在2023年,受益于直播帶貨,華東國際珠寶城交易量達750噸,整體線上交易額同比上漲50%。
到2023年,珍珠又開始在現代圈風靡了起來,不論大陸國外,珍珠元素牢牢占據C位。到了今年,以倪妮、楊冪為代表的明星,則徹底讓珍珠搖身一變,成為弄潮兒人手一條的前衛單品,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參考。
2023年時,小紅書上與珍珠相關的筆記達190W+篇,至2023年,小紅書上與珍珠相關的筆記達360多萬篇,與珍珠相關的商品達到38萬+件。
珍珠再度流行,是源于它的常日化。珍珠不再是只能搭配高檔連衣裙或旗袍的貴婦專屬,反而與平價簡單的T恤衛衣等休閑裝是天作之合。
當然,一個消費品類沒準大范圍的流行,前提一定是“價格打下來了”。不同于鉆石、黃金這種起步價就很高的首飾,珍珠豐儉由人,預算從幾十塊、幾百塊到幾千塊,都有選擇空間。
時髦精們年紀輕輕就能兌現“珍珠自由”,而便宜的款式則允許更加多樣,用過再換也不心疼,主打一個“該省省,該花花”。
嗅到商機后,諸暨政府立即行動,專業扶持當地的珍珠產業。截至眼前,諸暨山下湖鎮出產全國80%、全球70%的淡水珍珠,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珍珠集散地,各種爆款單品都在這里誕生,已有120多家淘寶直播商家入住諸暨珍珠產業研發綜合園,珍珠的單月出售額能輕松突破2億。
然而,雖說在此刻,大家買珍珠的途徑方便了很多,但其實珍珠的入門學習門檻如故很高,光是品種,就足夠讓沒有經驗的年輕人看得眼花繚亂,這也為一系列的“亂像”埋下了伏筆。
02
造假手段觸目驚心
處處是坑防不勝防
“人有多大膽,珍珠就有多高產?!敝挥邢氩坏降?,沒有開不到的。
并非所有人都有時間和精力來到諸暨選購,大多數人只是想圖方便快捷的普通消費者,更習慣于在線上購買,敢為人先的選擇就是各大帶貨直播間。正源于如此,直播間成了“套路集結地”,魚目混珠、貨不對板的事件屢見不鮮。
▲圖/小紅書
據統計,去年諸暨商場監督管理局處理的2000余件消費舉報投訴中,約80%都是由直播流通引起的;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搜索“珍珠”,有超過2000條投訴內容,且大多數都集合在假貨上。
有消費者表示,自己在直播間下單了一條海水珍珠項鏈,收到貨后映現整串只有半數不到是海水珍珠,其他全為淡水珍珠;還有消費者表示,自己買到的海水珍珠,其實是以次充好的染色珠,售后還無人解決。
這并非個例。在直播間里,主播們一個比一個敢說,不斷拋出“妖紫”、“極品五彩金”、“炫彩大巴”等“尖貨”刺激著屏幕前的觀眾,甚至還能開出五角星、葫蘆式樣的珍珠。
然而,珍珠超市內并沒有這樣的業內術語,然則是主播們為博噱頭所起的名字。真正值錢的珍珠,每天1噸里才能出大約3千克,并且,高價珍珠普遍出自深海蚌,生長周期長、培養成本高,價格自然高昂,從幾萬到幾十萬元都有。
而有不少商家提供的蚌每天都是淡水蚌,培養周期短,開出的淡水珍珠大多顆粒小、表面不光滑、不圓滑,批發價僅有10-20元。
海水珍珠和淡水珍珠之間的偉大價差,使得“造假提價”成了心照不宣的潛規則。例如,在海水珍珠中最受認可的是日本真珠科學思量所出具的證書,在現實操作中,商家會將高品質的珍珠反復送去檢驗,來獲得多個證書,再將其套用在品質次一些的珍珠上流通,要是非懂行的珍珠買家,很難展示其中貓膩。
▲二手平臺上的證書
還有商家直奔劍走偏鋒,用“染色調色”的方法來迷惑消費者。打個比方把淺色的金珠優化成濃金后賣高價,將顏色暗淡的普通珍珠調和成孔雀綠、孔雀藍等,輕輕松松就能賺得盆滿缽滿。
最緊要的是,珍珠是“一珠一價”的商品,沒有明確的價格標準,這也意味著定價中的灰色空間較大,消費者稍不留神就容易踩坑。
這還沒完,珍珠開出來后,還要通過打磨、拋光等加工程序才能體現價值,里頭的“生產費”又大有文章可做。
不論線上線下,多數店鋪都會供給加工服務,純銀吊墜的加工費在15元至80元間,戒指的加工費50元至80元不等,而注金戒指的加工費要150元。但事實上,商家使用的材料并非純金、純銀,而是便宜的K金、K銀,利潤空間有多大,可想而知。
最終承擔下一切的“冤大頭”,只有消費者自身。但當珍珠也被貼上“水深”的標簽,離退潮降溫也就不遠了。
03
風光之下暗藏隱憂
珍珠熱還能火多久?
而今的珍珠行業,看似價格透明,實則彎彎繞繞不少;看似熱鬧非凡,實則也暗流洶涌。
要知道,流行本就是個圈,審美趨勢總是日新月異,這就意味著不會有永遠的寵兒?!耙活w恒久遠”的鉆石就是前車之鑒,跌落神壇后也只能選擇自降身價。
據美國CNBC的音訊,今年以來鉆石價格已下跌6.5%;國際鉆石交易所(IDEX)發布的鉆石指數,至今也已連續下滑15個月。
“珠寶之王”尚且如此,珍珠又怎樣能保證笑到最終。更何況,雖說珍珠的熱度直線上揚,但產量卻在肉眼可見地逐年下降。
據浙江省珍珠行業協會數據顯現,2023年地球淡水珍珠產量約為120萬公斤,到2023年下降到約100萬公斤,2023年約為80萬公斤,2023年約為70萬公斤。
為了保護水源,諸暨也在今年出臺了肅穆的淡水珍珠“禁養令”,珍珠養殖面積大幅縮小。擴大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效率,又給這個欣欣向榮的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,將來珍珠的生長空間或將還會受到進一步的擠壓。
種種因素疊加,導致珍珠的價格漲幅前所未有。據央視財經資訊,去年諸暨山下湖鎮賣價1000元的珍珠,今年已經漲到1500元,普通珍珠品種漲幅在30%-50%,最受歡迎的珍珠品種漲幅則達到夸張的80%。
與之相悖的是,年輕人瘋搶珍珠,本就是沖著“物美價廉”來的,當更高性價比的新潮單品映現后,新式珍珠的熱度確定有所減退。
外部風向不可掌控,珍珠行業內部的短板也難以很快消除。諸暨的地方產業消息就提及,當今整個產業的痛點在于“品牌化不足”,缺少廣為人知的珍珠品牌,大多都是散珠、串珠,或者以工作室為主的小型公司,生存空間并沒有外界想象的樂觀。
山下湖旗下注冊品牌“千足珍珠”,雖曾創下過千萬營收的成績,但后續發展乏力,造成珍珠營收連年下滑;創辦于1988年的阮仕珍珠,雖說品牌化較為成型,但天貓旗艦店的粉絲僅為12萬。
想要真正把珍珠做成大產業,不論是售賣端依然供應端,都要持續發力。一方面,搭乘電商快車,珍珠飾品需要經過造型和品牌化提升附加值,珍珠的延伸產業也相應地需要更多元、更深入。
同時,規范帶貨主播的專注性、打擊虛假廣告也是當務之急,想要形成良性循環,保護消費者的購物體驗,維護優秀的口碑勢在必行。
另一方面,珍珠養殖面積較以往大幅縮減,則需要經過技術革新來提升產量,而不是無上限的漲價,將銷路越走越窄。
潮流的潮流總是后浪推前浪,即使不知這股珍珠熱能刮多久,但能指定的是,當下的珍珠已然成為年輕人的新社交貨幣。
只是,小玩怡情,大玩傷身,珍珠雖好,切莫貪心。畢竟將來保值保持貶值,這種事又有誰說得準呢?
(投訴)